ChatGPT 火了,在推出两个月后,2023 年 1 月末月活用户已突破 1 亿。ChatGPT 的火爆引发了不少人的 " 试玩 " 热情,同时也有一些人凭借它快速赚了一笔。
ChatGPT 目前的测试服务是免费的,那谁赚了?
(资料图)
中间商
中新财经发现,随着 ChatGPT 的爆火,微信涌现出一批名字或介绍中包含 "ChatGPT",或暗示自己和 ChatGPT 有关的公众号和小程序。这些产品宣称,可以轻松通过它们和 ChatGPT 进行对话。更是有一些产品使用了和 ChatGPT 官方图标相同或相似的头像。
据了解,这些产品中的一部分,充当了用户和和 ChatGPT 之间的中间商,一端连接真正的 ChatGPT,一端则连接国内用户。
据报道,记者进入了一个以 "ChatGPT" 命名的微信服务号,在致电提供该账号的公司的工作人员后,对方称,通过其平台发出的所有对话回复都是通过直连 OpenAI 公司接口所获得的。
面对记者关于收费标准的问题时,该负责人回答," 我们每次问答也是需要给 OpenAI 付费的,也得交不少钱,具体成本由对话的字符长短等来决定。如果您自己有技术能力,也可以自己开发。"
据新闻报道,一些产品的回复的确来自 OpenAI 旗下 ChatGPT,开发商应该是接入了 ChatGPT 的接口,做一个双向连接的中间站,将用户的问题转发给 ChatGPT、再将真实回复转发给用户。
与某个公众号的对话" 李鬼 "
另外一种公众号,则可能是彻头彻尾的 " 李鬼 "。这些公众号也许根本没有链接到 ChatGPT 服务,而是使用了其他一些 AI 对话模型。
中新财经发现,一个认证为深圳某公司,自称提供 " 基于 openai 的 AI 问答服务,如 chatgpt" 的公众号。该公众号在对话界面中表示 " 服务器返回缓慢,这是由于 ChatGPT 服务返回缓慢导致的。" 然而对于 " 可以介绍下你自己吗 " 的提问,对方回复:" 您好,我叫 xxx,来自湖南,现在在深圳工作 ..."
一个认证为河北某公司的公众号,在简介中写道 " 对接 Open AI 官方接口。" 对于介绍下自己的问题,对方回复:" 我是 xxx,今年 24 岁,来自 xxx..."
这些回答与 ChatGPT 对于该问题的回答相差甚远。
图自 ChatGPT谁赚了?
ChatGPT 目前的测试服务是免费的,但一些人凭借 ChatGPT 赚了。很多名字含有 "ChatGPT"、或暗示自己与 ChatGPT 有关的产品,都采用了先免费试用,然后开始收费的模式。
中新财经进入的一个公众号显示 " 点击链接 chatgpt 中文版免费使用。" 然而点进去还没操作,就显示 " 您今天的免费体验已用完次数 "。而该公众号提供的 VIP 服务,收费为:1 天会员为 19.9 元,按月续订为 199 元,按年续订则为 999 元。
图自某公众号据报道,一个以 "ChatGPT" 命名的微信服务号,为用户提供 4 次免费对话额度。当免费的对话次数额度用尽后,系统就提示需充值额度后才可继续使用,充值额度分为五个金额档次和时效,如 9.99 元 20 次、199.99 元 3000 次,最高档为 999.99 元无限次对话额度,有效期一年。
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,通过官网注册 ChatGPT 账号后,账号内免费提供的额度大约支持约 3600 次用户与 ChatGPT 的对话。相比之下,国内公司提供的入口中,免费对话额度仅 4 次,购买 3000 次对话调用服务需要花费 199.99 元,利润空间可想而知。
此外,中新财经此前发现,有部分商家在电商平台上做起了代问代注册生意。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 "ChatGPT" 时,会弹出包括 "ChatGPT 账户 ""ChatGPT 注册 " 等词条,且取得了一定销量。
哪儿去了?
2 月 9 日,中新财经发现,此前媒体报道过的公众号,其中一部分已无法在微信搜到。有些已经改名,比如改名为与 "AI" 相关的名字,并且更改了头像,但仍在公众号里表示可提供 ChatGPT 相关服务。还有一部分公众号表示,暂停 ChatGPT 相关功能。
同时,2 月 9 日下午在电商平台搜索 "ChatGPT" 时,也已搜索不到任何内容。
Copyright 2015-2022 华东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